午子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文学网www.23wenxu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路中间往右拐,有一条较宽的路,马车拐进去,到水井边停下。

我们跳下车,把行李搬下来。

由于队里没有腾出合适的房屋,生产队长,把我们暂时都分散到社员家去,住在老乡家里。

我被分在一个五保户家。

老俩口。

老大爷叫徐福,六十多岁,园脸个头不高,脸上布满了皱纹,小眼睛,双眼眯缝着,说话时,嘴唇微微有点哆嗦,身着黑色皱皱巴巴行线的对襟棉衣,腰上鞿一条黑色带子,手上拿着一杆汉烟袋,说起话来慢条斯理。

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免裆棉裤,裤角扎得严严实实的,脚上穿着一双千层底的棉鞋。

老大娘比大爷略低,四方脸、大脸盘,大眼睛略有点驼背,微瘦,身体硬朗。棉衣外套着一件藏兰色斜襟布衫,说话快言快语,直来直去,嗓音洪亮,年青时,一定是个说话办事爽快的人。

他家座落在村中间,两小间土坯房,东厢房是仓房,紧挨着边上,有个用木杆子搭成四面透风的苞米楼子,这个是东北农村庄家院的标配。

秋收后的玉米棒放在里面风干。

院落的西边是个猪圈。

前面就是自家的小菜园。

土坯房是木轴门,往里开。

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民居。

东西屋两间,西屋是厨房,东屋住人。

厨房南北各有一个灶台,北灶台上有口大锅,是专门煮猪食的,南灶台小一点比较精致,是用来烧水做饭的。

靠在北墙角上有两口大缸。

一口是腌制的酸菜。

这是东北人家,每年入冬时必备的食物。

因为冬季时间较长,没有新鲜的蔬菜,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白菜保持很长的时间,而且营养也不会流失,是保存大白菜的最佳方法,所以,一进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酸菜的味道。

还有一口是用来存放泔水的,也就是存放淘米水、刷锅水、或剩饭剩菜等食物,加热后再放些米糠等,熬熟后喂猪。

间壁墙是用木板隔成的。

靠近小灶台,上半截,是用土坯砌成的墙,并在墙的上方中间,开有一个小窗口,是用来放煤油灯的,把油灯放在小窗台上,里外屋都能有点亮。

通过这个小窗口,里外屋还可以喊话。有时候主人坐在炕头上,听到有人开门,回过头来,一眼就能看到是谁来访,客人还没有推开里屋的门,就先从着这里打声招呼,然后,就麻溜下地开门迎接。

靠近里屋的门口,小灶台的边上放着一口半大的水缸,上面用木板盖着,放上菜板,可以做案板用,这样做烧菜做饭也方便。

那个年代,在农村,用电从主干线拉到村里,各家各户都要自己出资金购买材料。

因为那时,农村生产队也没有其它的收入,农业又收入很少,丰年能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就不错了,欠年还要吃国家的返销粮。

所以,用不上电。

屋里面有南北两铺炕,中间用一条炕墙相连,为的是走一个烟囱。

炕墙上摆放着一对老旧的朱漆木箱,上面摆放着一些日用杂物,也就是小镜子座钟之类的东西,墙上贴着一张泛了黄的年画。

南炕,靠东山墙,放着一个很有年头的长条箱柜,朱漆,对开门,上面挂着一把老式的铜箱锁,表面画着彩绘,柜的上方码放着被褥。

南炕墙有一尺半高,横着有两扇大玻璃窗,上面是两扇格栅窗,外面糊着窗户纸,夏天炎热时,可以用木棍向外面支开通风。

冬日里,坐在火炕上,阳光照射进屋里,暖融融的,屋里还是很亮堂的。

我住在北炕。

北炕,因为不常住人,略窄些。

冬季农村人家,一般是在北炕上放些粮食,或是,怕冻的疏菜等杂物。

由于我的到来,把东西都清走了。

炕面上铺着一领高粮杆编织的席子。

我把箱子放在东侧,被褥放在西边,横着睡觉,一个人还是满宽畅的。

北墙中间,开有上下两扇木制格栅窗,上面那扇是小方格,糊着棉白色的窗户纸。下面这扇是个井字格,周围用纸糊着,中间镶嵌着一小块玻璃。

这样,屋子北面也能进来光线,显得小屋里不那么黑。

开饭的时间到了,我们集中在一家就餐。

因为,我们第一年到农村,粮食是国家供应的,跟在校的学生一样,每人三十一斤和生活费补助,每人的生话补贴是多少钱,我们也不知道,也没有人过问,每月都是管生活的户长去公社办理,按月发。

所以,每个月都要到公社去领供应粮,再买点菜和油盐等。

就是吃的不用家里掏钱。

生产队派社员帮助做饭,因为大家都没有做过饭,更何况,十几人的大锅饭呢。

午饭是白菜炖粉条。主食是白面大馒头,吃得好香啊!

午餐过后,我们就分头回到各自的住处,或和老乡聊天。晚饭就在老乡家吃的。

冬闲季节

农村人家一般都是两顿饭,下午三四点钟就开饭了。

大爷家吃饭还很讲究,每次都有四样小咸菜压桌,白小米粥炼炼呼呼的很好吃,我在家里没有吃过这种白小米。

因为,我们在城里的供应粮,就是大米、白面、玉米面和豆油。杂粮,没有特殊的曰子是不供应的。

冬季里的北方农村,黑天很早,由于是山区半山区,有山挡着三四点钟,太阳一落山很快天就黑了。

屋子里只能点上煤油灯,油灯是灯碗,没有灯罩,很昏暗,不在近处,看不清人脸。

所以,冬季里在农村,人们吃过晚饭,都很早就躺炕上休息,或是躺在被窝里唠嗑。

正应了那句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真是:

下乡居住,五保家中。

小米稀饭,生活改善。

城里没有,乡下常见。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综漫:饕餮幼崽今天吃饱了吗?

综漫:饕餮幼崽今天吃饱了吗?

不会起名只好
饕餮爸爸怀着美好的愿望,给自己心爱的小儿子取名鄂埠寺,谐音饿不死。但是饕餮幼崽破壳的太晚,饕餮爸爸对其有特殊的滤镜,总认为自己的爱子先天不足,难以在弱肉强食的山海界生存下去。于是,就走了白泽的后门,将其送进了位于人间界的妖管办里,成为了一名包吃包住还有工资可以拿的公务员。但是鄂埠寺那超高的任务完成率也抵不上他那巨大的胃口,所以没多久他被派遣到东瀛,成为了妖管办海外联络点东瀛分点的主任,虽然没有手
其它 连载 191万字
缘来是你之醉梦奇缘

缘来是你之醉梦奇缘

炼狱哪吒
左书宁,瑄靖王朝的丞相之女,太子妃,国女,皇后,瑄靖皇太后……更是亘古时期的上神,福神大人的转世……招四神,救四兽,回归三界……原来我也不是一直都是那么倒霉的嘛,我是福神我怕谁?——“风凌杀,你干嘛对我那么好?”——“关爱智障少女,人人有责。”——尹少卿:我沉睡了两千年,你是我睁开眼第一个看见的人,也是我的救命恩人。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姜明绝:我姜明绝看上的人,就算她跑到了十万八千里
其它 连载 55万字
隋隅而安

隋隅而安

张冉雅
无妄一穿,直抵隋末之乱。我是个婴孩,荣华淡去,事事成殇。再度重生年华散落,岁月催去,我们相爱成虐。乱世里的迂回脚步太乱,但我还记得,那轻落的蛩音里,第一眼见你..
其它 连载 285万字
乡野鬼故事

乡野鬼故事

三头羊
猫来了,狗来了,娃娃的瞌睡也来了……深夜,乡村的小孩依然没有睡意,长辈们就轻轻的拍着 他们的胸脯促其入睡。依然不睡,便来了一个个的鬼故事……本书已建书友群:群名..
其它 连载 1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