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从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文学网www.23wenxu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华叔一愣:“什么送医疗下乡?”

“歧鸣乡的医疗条件不大行吧?新华叔你现在是医院的二把手,组织些人手,带上一些针药什么的,去歧鸣乡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做做体检,简单病症治疗治疗,再培训一下卫生站的医生,对新华叔你来说,不难吧?”

“诶——?”路新华不禁眼神一亮。

“我相信新华叔叔以这样的姿态回歧鸣乡,乡亲们肯定会非常欢迎的。”

周至笑道:“新华叔返城后就考上了医学院,从这上头论,也算是之前那几年乡亲们培养出来的嘛!这就叫——浪子回头金不换!”

“有道理啊!”路新华顿时给整开心了,然后突然反应过来,瞪着眼:“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没大没小!讨打!”

说完又对老妈说道:“嫂子看看你家儿子,是真的没啥好担心的,我得去院长那儿一趟,就先这样?”

在旁默默听着一大一小斗嘴的老妈呵呵道:“那你赶紧去,别耽误了正事儿,这回真是又给你添麻烦了。”

路新华刚走了,病房门口却又冒出一个脑袋:“周至,可找到你了。阿姨你也在啊?”

却是周至在学校里的同桌,杨和。

周至在学校里成绩也算是不错,但是仍然属于调皮捣蛋积极分子。

如今的小县城里,即便是最好的中学,教学质量也就那么回事。

不过现在还好,越往后,和大城市的学校相比,这个差距会被拉得越大。

周至这一届有一个文科班,三个理科班,其中一班是文科,其余三个是理科。

虽然高二才正式分班,但是在周至他们中学,分班不过就是一次小调整而已,大部分基本从高一就定了。

周至所在的是二班,其实到了高二,就会变成理科。

周至是比较喜欢文科的,但光看成绩的话,两科也比较平均。

之所以选择读理科班,还是因为当下非常流行的说法。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根本原因,就是文科读出来,不太好找工作。

教学水平的整体局限,就导致现在的夹川中学,每个班都有几个水平一般的科任老师。

比如周至所在的理科二班,语文老师李大山,除了一手漂亮的粉笔板书,业务水平实在是马马虎虎。

周至也不大听李大山讲课,该学该读该会的,他早就会了,语文课就是他阅读金庸古龙的时间,都是从街边书摊上借来的。

但是语文成绩,依旧基本保持在全校第一。

李大山其实也不大管周至的,因为《史记》和《资治通鉴》,就连他自己都没有通读过。

而周至这娃的古文底子,却是来自夹川县教育系统第一人,这娃的四表舅——苏安城。

苏安城幼年读的是私塾,解放前国府南京教育学院毕业,是夹川出去的第一个正牌大学生。

解放后苏安城担任了夹川县第一任教育局局长,新中国夹川县的教育事业,基本都是他老人家白手起家,一步步规划出来的。

古井乡的大家族对教育都很重视,王家、刘家、苏家,三族在解放后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执,差点引发一场械斗。

不是为了争夺土地、水源,而是为了争夺小学校址。

最后四表舅表态,苏家将私塾拿出来,大家也不用兴修了,就地改成小学!

这才让古井乡小学,得以落在苏家附近。

苏安城到现在已经八十多了,古文功底,毛笔书法,甚至水墨丹青,都是一流。

老爸发现儿子这方面的天赋后,让他跟着四表舅学习过一段时间。

四表舅教育绝对有自己的一套,没有具体指导学习,只教会周至一件事情,如何读书。

结果就是周至的阅读量堪称恐怖,家中书籍读完之后,每个周末便泡在新华书店,知识面极广,尤其语文功底,老师李大山都不敢和他硬杠。

甚至有一次李大山去市里开会,直接让周至在班里代课《孔雀东南飞》。

那两堂课全班同学都听得如痴如醉,一班班主任徐有志路过教室,也停下来听了一耳朵。

结果一停就站完了两堂课,完后等周至出了教室,徐有志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想不想转到文科班去。

不过在当时,徐有志也就是说说而已。

杨和是农村孩子,是周至同桌,觉得有周至这样的同桌很光荣,于是两人成了好朋友。

县里如今十个区,好多所小学,三所中学。

但如今还只有两所中学有高中,就是夹川县中学和马街镇中学。

矬子里边拔大个,夹川县小的教学质量最高,里面的学生基本都会进入县中学初中部,占掉绝大多数的入学名额。

因此同一届的孩子,初中基本都来自小城内,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做年级同学,相互间非常熟悉。

而其它乡镇的小学,只有极少数非常优秀的,才能够考入县中初中部,一届也就十来个。

但高中就不一样了,高中是大班,人比初中班多,而且中考会走掉一部分初中同学。

九一年的夹川,很多家庭的孩子如果学习好的话,能走中专就走中专,因为这样可以提前几年参加工作。

还有少数成绩差的,也会被挤到马街中学的高中部去。

所以县中的高中部里,来自乡镇和其它几个初中的同学就多了起来。

乡镇来的同学住校,上晚自习;城里同学走读,晚上在家做作业。很自然就分作了两个团体。

不过到周至这里又是特例。他在城里同学里有死党哥们儿,在乡镇住校同学里,也有死党哥们儿。

周至特别欣赏那些乡镇同学的品质。

就拿杨和来说,这娃的父亲老杨头当年也是一个传奇,二十岁就在夹川县城里开着绸缎铺子,身上穿绸衫,脚上蹬皮鞋,打麻将都用银元金条。

四九年前还在老家白米乡,买了两百亩地喜迎新中国。

老头结婚很晚,和杨和妈差了二十岁,直到四十多才有了杨和大哥,五十才有了杨和。

杨和考上县高中后,家里拿不出钱,按照杨和大嫂的意思,就是干脆别读了,回家耕田种地不也挺好。

最终杨和禀告老父亲,给兄弟分了家,然后将自己那份房产典给大哥,由大哥大嫂供他继续读。

这也不能怨兄嫂心狠,兄嫂家里也没剩余。

城里干部工资都还未满百,农村家里,能保你有饭吃,有衣穿,但是真不能保你有钱花。

何况兄嫂还有自己的孩子。

能做到如杨和兄嫂这样的,就已经不错了。

据周至所知,学校里像杨和这样的同学,还远不止一个。

这些同学基础太差,能考入县中已经勉强,除了个别,大部分学习成绩一般。

但是却都有个特点,那就是非常认真刻苦,下了晚自习跑到厕所边路灯下继续苦读被老师逮到的,不止一个两个。

相比于这些同学,周至家里父母一个月工资,还有老妈找外快的收入,加起来有三百,虽然有外婆在家里,迎来送往的人情开销不少,但是绝对称得上“阔绰”。

还有即便工资就那样,但是作为县工商局长,老爸就算再清廉,单位的福利劳保,逢年过节收到的小礼品,也是不少的。

比如每年荔枝上市,周至家里绝对不缺荔枝吃。

周至便会拿一些去晚自习上,和上晚自习的同学们一起分享。

然后又因为掌控着家中假期和周末的厨房跟饭桌,周至也经常利用“职务之便”,邀请关系好的住校同学到家中吃饭。

外婆和老妈都是农村出来的,都喜欢热闹,喜欢孩子。

尤其喜欢农村孩子。

还有,呃,女孩子。

老妈就不止一次抱怨,家里假期中,周至的客人,比来看望外婆的还多。

周至喜欢农村,以前假期里爱去舅舅家,后来有了自己的农村朋友后,就喜欢在放假的时候去农村同学家。

一般一去就是一两周,还喜欢帮着干活,不过不是什么品行优良,纯粹就是好奇和兴趣,倒是跟舅舅和农村同学,也学了不少乡下本事儿。

杨和身上的品质让周至非常佩服,第一次跟他回家,就见他从进门开始,放下书包先跟父母兄嫂打招呼,接着给周至倒水,然后拿起扫帚就开始打扫院坝堂屋。

打扫完又挑起一担谷子去粮站打米,那真是从进门就开始忙,一分钟都不待停歇的。

十七岁的年纪,挑着一百斤的挑子,走上田坎后还能让周至追不上。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神豪从转生配角开始

神豪从转生配角开始

一花一开
突然成了小说配角?不要紧,看我开始主角系统,打脸主角!主角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都市 连载 80万字
太太请披好你马甲

太太请披好你马甲

陆清猗
【1v1双宠洁文,男帅女拽】传闻陆小姐没才没艺,学习垃圾,霸道蛮横,不把人放在眼里……某位爷扶着镜框,宠溺道:“没事,我都愿意宠着。”没才没艺?某日,陆清猗一首钢琴曲震惊整个娱乐圈。学习垃圾?哈德睿校长一脸讨好的跟在陆清猗身后,舔着脸问道:“猗丫头呀,什么时候回学校继续教书?”霸道蛮横?不把人放在眼里?许博言宠溺的说道:“这些都是我给她的资格,不服?”“爷,不好了,我们情报网被攻破了。”下属小心翼
都市 连载 165万字
通天剑尊

通天剑尊

亮剑公子
关剑,游走在万丈红尘的杀手头号人物,阴差阳错得到整个修真界都为之头破血流的“火龙秘图”。 从此,在火龙秘图器灵的帮助下,战妖怪,降魔兽,除小人,一步一步,合火灵真身,踏修真大门,育百草,炼千药,聚十方精器,集众生信仰,铸通天神器。 然而,在这些看似奇妙的机遇下,却是一个更神秘的身份在发挥作用…… 翩翩公子,奈何无情,亮剑天下,鬼哭神惊;通天之道,任我驰骋,剑气冲霄,谁与争锋!
都市 完结 108万字
重生军长娇妻有空间

重生军长娇妻有空间

孟萱
既然重生了,那么这辈子渣男和渣男一家就休想再冒认别人对自家弟弟的救命之恩,从自己和养父母那里占到一丝半毫的便宜......找到了弟弟真正的救命恩人,最终也找回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算是意外之喜。可,可是眼前这位上辈子曾经救过自己,曾经让自己暗暗心动过的霸气兵哥哥竟然就成了自己名正言顺的未婚夫......是,是她在做梦吗?
都市 连载 120万字
银川大陆之峰雪天下

银川大陆之峰雪天下

风铃荡
她,是亡国公主,没钱没人,只有一个落魄叔叔愿意陪她报仇。他,是帝国皇帝,却没权没势,外有太师专政,内有太后专权。他们一起,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哥哥,我叫白灵……陛下,臣妾,其实不姓柳……朕……找了你许久……找了白灵许久了……朕知道你要报仇,朕会帮你!此生,有你相伴,天下于我,可有可无。我只想与你,在平湖边,建一个小木屋,每日湖光林景,相伴终老。
都市 完结 166万字
名门盛宠:军少,求放过

名门盛宠:军少,求放过

东木禾
京城陆家,人人皆知陆老爷三子五女,儿子人中龙凤,女儿貌美如花,只除了陆四小姐是个奇葩,容貌不出众,性子像鹌鹑,实在拿不出手,以至于在上流圈子里默默无闻,其他的姐妹,上门求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而陆家四小姐二十四岁‘高龄’了还无人问津。父母发愁,兄弟叹息,姐妹同情,连家里的佣人们都摇头,而作为滞销货的陆四小姐背后呵呵一声,“怪我咯?姐不愿被当成待价而沽的货物去联姻,这也有错?”在家里,她努力减少存在感
都市 完结 264万字